在做檢測時,有不少關于“sbt10379執行標準是什么”的問題,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。
SB/T 10379是中國商業行業標準,全稱為《速凍調制食品》。該標準主要針對速凍調制食品的生產、加工、包裝、儲存和運輸等環節,規定了產品的技術要求、檢驗方法、標簽標識等內容,旨在確保速凍調制食品的質量和安全。
一、適用范圍
1、適用產品范圍
適用于以農產品、畜禽產品、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,經調制加工后速凍而成的食品。
包括速凍面米制品(如速凍餃子、包子、湯圓等)、速凍菜肴制品(如速凍魚香肉絲、宮保雞丁等)以及其他速凍調制食品。
2、不適用范圍
不適用于未經調制的單一速凍農產品(如速凍蔬菜、速凍水果等)。
二、術語和定義
1、速凍調制食品
指以農產品、畜禽產品、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,經調制加工后,在低溫條件下迅速凍結并在凍結狀態下儲存、運輸和銷售的食品。
2、速凍
指在短時間內將食品中心溫度迅速降至-18℃以下的過程。
3、調制
指對原料進行切割、混合、調味、成型等加工處理。
三、技術要求
1、原料要求
原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,不得使用過期、變質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原料。
畜禽產品、水產品等應具有檢疫合格證明。
2、感官要求
外觀:形態完整,無破損、變形。
色澤:具有產品應有的色澤,均勻一致。
氣味:具有產品應有的氣味,無異味。
口感:解凍后口感應符合產品特性,無異常。
3、理化指標
水分含量、蛋白質含量、脂肪含量等應符合標準規定。
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的要求。
4、微生物指標
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)應符合標準限值。
5、污染物限量
重金屬(如鉛、鎘、汞等)和農藥殘留應符合GB 2762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的規定。
6、速凍工藝要求
速凍過程應在-30℃以下進行,確保食品中心溫度在短時間內降至-18℃以下。
四、檢驗方法
1、感官檢驗
通過目測、嗅聞、品嘗等方法對產品的外觀、色澤、氣味、口感進行評價。
2、理化檢驗
水分含量:采用烘干法測定。
蛋白質含量: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。
脂肪含量:采用索氏提取法測定。
3、微生物檢驗
菌落總數:按GB 4789.2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》進行。
大腸菌群:按GB 4789.3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》進行。
致病菌:按GB 4789.4/GB 4789.10等相關標準進行。
4、污染物檢驗
重金屬: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。
農藥殘留:采用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測定。
五、標簽標識
1、基本信息
產品名稱、配料表、凈含量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儲存條件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。
2、特殊標識
需標注“速凍調制食品”字樣。
若產品含有致敏物質(如花生、大豆、牛奶等),應明確標注。
3、食用方法
應注明產品的食用方法(如蒸、煮、煎等)。
六、包裝、儲存和運輸
1、包裝要求
包裝材料應符合食品接觸材料的相關標準,確保無毒、無異味。
包裝應完整、密封,防止產品受到污染。
2、儲存要求
產品應儲存在-18℃以下的低溫環境中,避免溫度波動。
3、運輸要求
運輸過程中應保持-18℃以下的低溫條件,防止產品解凍或變質。
七、其他要求
1、生產環境
生產車間應符合GB 14881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》的要求。
2、追溯體系
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追溯體系,確保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。
3、召回制度
企業應制定不合格產品的召回制度,確保食品安全。
八、標準的意義
1、保障食品安全
通過嚴格的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,確保速凍調制食品的質量和安全。
2、規范行業發展
為速凍調制食品的生產、加工、儲存和運輸提供統一的標準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3、保護消費者權益
通過明確的標簽標識和食用方法,幫助消費者正確選擇和使用產品。
SB/T 10379標準為速凍調制食品的生產和流通提供了全面的技術規范,涵蓋了原料、加工、檢驗、包裝、儲存、運輸等多個環節。